文章資訊內容

如何讓孩子對自已負起責任?-劉玲惠2017/9/19

如何讓孩子對自已負起責任?            撰稿人: 喆方心理諮商所所長 劉玲惠 2017/9/19

 

    幸妹是個職業婦女,家中兩個男孩,分別在小四、小一就讀。每天的早上和傍晚,都是她最緊張的時刻。備早餐、催孩子起床梳理、叮囑吃早餐,直到送他們上學,總算鬆一口氣。一到下班回家,常聽到婆婆的抱怨:「孩子回家都不先做功課,只想看電視, 不知道妳這個做媽的怎麼教的? 孩子就是得要盯才會出息, 不可以太隨他們的意! 」搞得幸妹很緊張,轉頭就對孩子發飆。

 

    你家孩子早上需要家人叫起床嗎? 然後提醒他刷牙洗臉? 叫他趕緊吃早餐? 急忙催促他快上學? 而做功課卻拖拖拉拉? 三催四請還不肯做? 你像打仗一般地緊張,卻看到他「等著你」幫他做每一件事似的悠哉,有時還嫌你囉嗦?

     再大一點的孩子,有的會情緒衝動、挑戰權威、輕忽父母的指示、愛訴苦與抱怨、拖延、無法完成該做的工作等,表面上看來是一些行為上的問題,其實這是孩子要不要為自己負責的問題,常讓身為父母的人傷透腦筋。

    現代家庭孩子生得少,從小就照顧得無微不至,卻不知何時該放手,不知該不該讓他自己來,以至於逐漸長大了才發現:孩子已養成依賴、拖延、耍賴、做事避重就輕,甚至怨天尤人,遇到困難就逃避退縮,成長路上,讓父母既煩心又無奈。

身為父母要避免的事

    為了不要讓孩子成為依賴成性、遇事退縮的草莓族,身為父母要注意以下的管教陷阱:

  • 不要想做「好父母」

什麼是「好父母」? 就是父母全神貫注在孩子身上,為孩子做盡任何事,隨時當孩子的「僕人」、「鬧鐘」及「宅急便」。舉凡孩子自己的物品管理、時間管理、生活作息和學校功課等,都要父母一再的叮囑、提醒,到最後,叨唸效果如果不佳,乾脆替他做。久而久之,孩子就習以為常,認為自己若是不做,反正爸媽也會做,那就賴到底吧!

   「好父母」 還為孩子的所作所為,負起一切責任,承擔一切後果,孩子沒做到或做錯的事,急著幫他處理,孩子認為即便做錯或做不到也沒關係,反正不用自己去收拾。

    有的父母還深信孩子的所有行為表現,都是父母教養的表現,關乎自己的能力與面子問題,以及自己在社區中的形象,因此,隨時緊盯孩子,讓孩子看起來永不犯錯,甚至一有危機出現,一馬當先幫孩子做了決定並收拾後果,所謂的「未倒先扶」,例如:孩子成績不佳,也不管孩子的意願,忙不迭地要孩子去補習。 最終就是期待自己要做個「完美」的父母,凡事為孩子考慮周全,還說:「孩子,這一切都是為你好。」

  • 堅持三「不」

除了上面提到的「不要想當好父母」以外,另外的「兩不」就是: 「不要同情或憐憫孩子」,「不要跟孩子情緒戰鬥」。

    從小失去父、母或雙方照顧的孩子,很容易博得他人的同情;自幼體弱多病或殘障的孩子,也是如此。除此以外,家中唯一性別的孩子、老么或重男輕女等,都會讓這個孩子擁有許多特權,甚至容易產生自憐或自以為特殊,凡是情有可原,就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。

   許多孩子為了要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或逃避家務,會採取情緒勒索的手段,以持續哭、鬧、耍賴或恐嚇的方式,利用不講理、他人的不耐煩或罪惡感,脅迫父母放棄原則,終究達到他不想履約的目的,久而久之,一再得逞的結果,終養成遇事逃避的習性。

 

讓孩子為自己負責的教導原則

    父母與孩子的互動關係,日積月累,從小養成的習慣,一旦長大了,發現困難要調整時,已經木已成舟,要改變是很困難的。因此,身為父母,不希望孩子將來成為無法適應社會的「宅男」或凡事依賴父母的「啃老族」,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得想清楚自己的教養原則。

  • 釐清事情的權責問題,孩子的事讓他自己完成,即使做不好,也不要越廚代庖。
  • 容許犯錯,給他機會親自做,讓他可以從錯誤中學習,培養挫折容忍力,不要遇到困難就放棄。
  • 必要時,以討論方式代替指導或直接建議方式,讓他有機會思考如何解決困難。
  • 對待孩子完成功課或家務時,說話的語氣要溫和,態度卻要堅定,不因他的情緒而氣餒,也不跟他鬥氣或情緒抗爭,才能理性地堅持原則。
  • 若是孩子不認真面對或完成該做的事,父母可以提供選擇的途徑,他可以自己決定,並讓他面對後果。
  • 萬一他還是不做或是做錯了,那就延長完成的時間,再度鼓勵他完成,試著再次給他機會。
  • 對孩子的能力或要制定規範,須要有合理的期待,避免孩子望而生畏,太快產生放棄的心理。
  • 讓孩子從他自己的生活大小事,開始學習自己管理,例如:幾點起床?何時要做功課? 讓他參與決定,並知道他的選擇也要有面對的結果。
  • 事情總有不順利或遭遇阻礙時,父母要以事情的過程來看,而不要只看事情的結果。著眼在孩子已經做到或完成的部分,肯定他努力或專注的精神,鼓勵他不放棄,往前邁進的舉措。
  • 舉凡他的休閒及工作時間、金錢及物品的運用,或是自己的空間及未來的生活計畫,都可以逐步放手讓他自己去做。

   

    總之,你若是愛孩子就為他少做一點!負責任就是給他機會去做、提供選擇,同時讓他面對後果。當孩子有機會為自己及他人服務時,那種完成工作的滿足感與成就感,絕對勝過任何的獎勵!

 

作者其他更多親職教育資訊,請參閱: http://www.jerfang.com.tw/index.php?module=intro&mn=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