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資訊內容

科技人如何兼顧家庭與工作-2011/3/30劉玲惠

   科技人如何兼顧家庭與工作-作者:劉玲惠(喆方心理諮商所所長)

小柯接到好友電話,約他晚上和幾個死黨聚餐慶生,婉拒之後,讓他好生羨慕,但是幾乎天天加班的作息,好友還揶揄一番:「科技新貴,太拼了吧!」

小周回家看到孩子留的字條:「爸爸,這星期六學校有家長會,老師說你一定要來喔!」已經很久沒過週末的滋味了,小周一陣心酸,心中不免浮上一絲歉疚。

小李出差到大陸已有兩三個禮拜,電話中太太最常問的就是:「你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回來?我們已快要成為單親家庭了!」心中自是萬般無奈。

科技人最痛苦的是加班、超時工作、睡眠不足、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,更遑論與家人相聚?

每天上下班的固定作息,都不一定能有機會好好跟家人相處,在加上偶而奉派到外地出差,短則幾天,長則數週甚至達幾個月,回來連家人都增加了幾分陌生感。

家庭可以是現代人壓力下的避風港,身心放鬆的地方。但是,許多人工作忙碌之餘,回家只顧縱身在自己的世界裡,與家人談不上幾句話,久而久之,家人之間就逐漸疏離,少了溝通與歡樂,甚至關係與溝通的不良,就成為另一個壓力的來源。

因此,科技人每天除了面對工作之外,不要忽略對家的經營。有時,時空分隔,雖不利營造,卻不盡然悲觀。對家的耕耘必有收穫,終身值得。經營家庭,方法很多,以下的方向,供您參考。

1. 主動與家人分享你的工作情境:

平時有機會讓你的家人認識你的工作:忙於工作的你,每天是否帶著飽滿的精神出門,卻帶著一身的疲倦回家?你的工作中的成就與喜悅、以及心酸與苦悶,你的家人了解嗎?平靜與清楚地讓家人知道,不是抱怨、不是指責他們怎麼不了解你的苦衷。

正確的了解,是彼此接納的開始。

介紹同事家庭,彼此支持,互通訊息:

你的工作環境有哪些同事?他們的家人怎麼相處,有機會彼此認識,互相支持。一旦有工作上所帶來的困惑,可以有地方進一步了解,不至於在狀況未明之下,平添焦慮或狐疑。

2. 善用溝通工具:

口頭表達、電話、簡訊,Email,寫信,寫日記,Skype:現今各式各樣的溝通管道比起以往增加許多,可因每人(或家庭)而異,你最常用的是什麼方式,但是不管如何方便,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就是面對面,口語表達與肢體接觸是最好的溝通方式,勿須捨近求遠。

錄音帶(心情故事),錄影帶(家人活動),部落格:有時活動時間長、或是要表達的細節很多,不妨也可以用記錄的方式讓家人知道,例如:孩子的成長記錄、童言童語,最能讓人動容。家庭的活動用方法記錄下來,總是可以一再回味,創造話題。

鼓勵家人主動跟你報告:電話一頭問起:「家裡有沒有事?」這類的問話,幾乎肯定會得到「沒事」的回答,這樣的對話,你滿意嗎?儘可能用開放又鼓勵的話語,引發他們主動跟你報告,例如:「我好想知道你今天過得如何?」
3. 創造與把握歡樂機會:

運用特殊日子和方式-生日,結婚紀念日,搬家,家族聚會、情人節、、中秋節、兒童節、婦女節、母親節、父親節,雖說近年來的節日,幾乎是商業手法的催化多,但是每個家庭可以自己去創造屬於這個家的特別日,讓每個家庭成員一想起這個特殊的日子或活動,就會有特別的滋味與回憶,增加對這個家的隸屬感。
鮮花、巧克力、紅包、玩具、信用卡、信、賀卡、電話答錄、語音信箱、情意兌現卡:情意的表達,要對方感到窩心,是須要花心思的,要能解讀對方獨特的需要,需要平日細心的觀察與體會。再多的金錢不一定能買到誠心的對待。現代人的空虛與寂寞,用心溝通,聆聽與了解,比起物質的補償、有療效得多。

隨時具體表達-感謝太太辛苦持家、肯定其獨立處事的智慧、感謝孩子給你愛的泉源、鼓勵孩子對媽媽的配合與協助,感激先生對家的不離不棄,感謝他在辛苦的職場打拼,為的是給一家溫飽,還有更多讓你感動的是-----。

4. 做好時間分配回家前先調適好心情:

現代人角色多元,工作的心情常是緊張的,不知不覺就加快生活步調,吃飯和講話也跟著快了,「匆忙」成為固定的基調。記得:進門前先變臉,緩和內心被工作擠壓的緊張與挫敗,放鬆心情,清楚地告訴自己:回到家了,要放掉職場的角色,讓自己成為自在的爸(媽)或兒子(女兒)。

挪些時間分別與太太、孩子談心:專心一致的跟任何一個家中的成員講講話,即使只有幾分鐘,就會有「被關注到」的感受,不要漫不經心,視若無睹。l 與配偶共識,做好時間分配-「夫妻共處」「與高堂共處」「全家共處」,管理好時間的品質,沒有共識,心猿意馬,這份關係永遠都會不滿足的。
在一起做比做什麼重要--種花、大掃除、聊天、閱讀討論「出去玩」,參與與投入是不二法門。

千萬別「閒」惠:「閒閒在家什麼都不會」,下了班仍沉浸在工作的思維裡,或泡在「三」電(電視、電腦和電玩)裡,日子久了難免會引發家人的不滿。回到家,拋開工作,接近家人,跟他們講講話,談些共同關心的話題。在工作競爭的壓力下,每位工作人更需要調整自己的心境,認真看待「家」的存在。從現在起,重新正視家人對你的期待,調適好與家人的關係,把握當下,珍惜在家的時光,創造屬於家的歡樂,成為你韜光養晦的場所,讓工作與家庭得以平衡,讓他們成為你生命中兩個重要的基柱。(本文刊載於中科員工協助中心季刊2011年第一期)